品一品故都的秋味钱理群原文(找 故都的秋 原文 作者 郁达夫)
1、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3、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5、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6、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7、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8、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9、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10、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11、 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 。
12、扩展资料:《古都的秋》赏析:《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名篇,被选入高中教材,是近几年的事儿。
13、这大概是因为文中所包含的悲秋的情绪,在过去的教材编写者看来,是很不适合给年青的学生们来阅读的,大概他们是怕学生有了这种悲伤的情怀,而不利于激发他们努力上进的情感吧。
14、和一般人的定义不一样,我感觉郁达夫不是在悲秋,而是在热烈地赞美秋,赞美秋的清、净、悲凉。
15、在作者的眼中,秋是清、净、悲凉的,但正是因为秋天具有这样的特点,才让作者喜欢。
16、不然的话,那秋天的韵味不足,气息不浓,色彩不重,秋天就没了秋天的特点,还有什么值得喜欢的呢?还有什么让人留恋的呢?清、净、悲凉成为一景而被欣赏,作者的心中却不见得是悲凉的,他应该是一种欣赏的态度去沉浸在秋天里,去观察秋天的景色。
17、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故都的秋》GoldenDays是什么。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