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热点 > > 正文

【丰都非遗】三元杨氏根雕制作技艺 巧手匠心让“朽木”生“花”

2023-07-27 17:20:03 来源:丰都县融媒体中心

小资料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三元杨氏根雕技艺,集美术、木工、创意为一体。通过原料挑选、打坯雕刻、打磨抛光、高压蒸煮、着色保养等工艺流程,凝结和融汇了艺术元素和文化底蕴,形成的山、水、花、鸟等作品栩栩如生,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2022年,三元杨氏根雕制作技艺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形态各异的根雕作品

俗话说“朽木不可雕”,但经根雕艺人的匠心巧手精雕细琢,便会枯木逢春,化腐朽为神奇。三元镇青杠垭村六组村民杨朝江就是这样一名根雕艺人。

“自懂事以来,我跟随父亲学习根艺雕刻,受到根雕艺术的熏陶,酷爱根雕艺术,曾参加西南大学专业培训,迄今已从事根雕制作技艺40余年,是三元杨氏根雕制作技艺第三代传人。”近日,杨朝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杨朝江雕刻根雕作品

创作灵感源于生活

走进杨朝江的根雕制作场地,一件件制作精美、造型各异、形象逼真的根雕作品映入眼帘,令人感叹天然的树木根须经过独具匠心的艺术创作后所产生的无穷魅力。这不禁让记者对杨朝江肃然起敬,这些造型奇特、雕刻精致的艺术品都是出自他的一双匠心巧手。

杨朝江介绍,三元杨氏根雕制作技艺的创作灵感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没有生活就没有艺术,只有深入生活,才能给予作品以生命力,使创作的人物成为有现实的、有血肉的、有感情的作品。

“正所谓根雕之美,七分天成,三分雕琢。雕刻过程中不宜破坏太大,要做到工蕴于材,尽量贴近自然,但即便雕功只占三分,可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杨朝江说。

纵观杨朝江的根雕作品,记者发现,它们都是根据木、竹根自然走势而形成的山、水、花、鸟等,通过丰富的联想加以点睛之笔辅以雕刻,而形成独特不可复制的作品。这些物件成为根雕作品后,便可成为人们观赏、把玩的艺术品,但也有其生活中实用的一面。

“我主要选用雪柏、黄杨木、香樟木、大红酸枝根等为原料,雕刻制作的作品绝大多数被广大木雕爱好者,以及文人雅士使用和收藏。”杨朝江说。

雕刻技法复杂繁琐

三元杨氏根雕制作技艺,包括雕刻前对原料的处理和雕刻技法两大部分。选用的原料需经过人工干燥和自然干燥,前者是将原料密封在蒸气干燥室内,借蒸气促进水分蒸发,使木材干燥;后者是将原料分类放置通风处,使其自然干燥,但时间比较长。

“雕刻技法方面则比较复杂繁琐,它主要包括构思草图、选用木料、操作粗坯等近10道工序。”杨朝江说。

三元杨氏根雕制作技艺的独特之处在于,只要看到原料就能迅速在大脑中构思形成创意稿。通过“心”“神”“刀”三者合一实现作品的创作。然后选定原料木质,将其去皮、裁根、整理外形,依照事先构思用铅笔画轮廓,再用平凿、反口、中钢等雕刻工具凿打粗胚。

“镂雕实胚是木雕制作过程中的主要工序。”杨朝江说,这一工序的重点就是“实”字。所谓“实”就是根据作品的整体需要,把一切虚的东西削去。

接下来便是精心修饰,这道工序非常细致,重点是“精心”,只有“精心”,才能“精细”。要在原来实胚的基础上,把事物的每处反复精雕细作,尤其在镂空、透雕时注重内外透视、层次、深浅等效果,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雕刻好的作品还要擦砂磨光,先用粗砂纸,后用细砂纸,并要注意顺绺而磨,后阶段磨擦时切勿横刺,否则会影响作品的光泽。然后将作品进行高压蒸煮,目的是为了定型除虫菌,防止开裂和虫腐,保证其永久不变形。

“最后一道工序是打蜡上光,操作与擦砂磨光一样,也是为了整个作品的光洁度,使作品保持其原有的天然本色,光洁秀丽,同时增加了作品的保护层。”杨朝江说。

五代人的传承发展

三元杨氏根雕制作技艺第一代传人为杨文堂,生于1892年,已故,生前从事道士职业,潜心雕琢传道用具、佛堂供奉物件,杨文品受此启发便跟随兄长学习雕刻,后成为第二代传人。

“杨文堂是我的伯父,杨文品为我的父亲。父亲现已去世。父亲传承三元杨氏根雕制作技艺50多年,具有较强的艺术底蕴。”杨朝江说,自己作为杨氏根雕制作技艺第三代传人,近年来,将此技艺又传承给了儿子杨瀛。

目前,杨瀛传承从事三元杨氏根雕制作技艺15年。成为第四代传人的他,再次把该技艺传承给他的儿子杨博文。就这样,三元杨氏根雕制作技艺历经五代人的接力传承发展,现已经历110多年。

三元杨氏根雕制作技对所需的木雕材料要求严格,现在原材料稀缺不好找。加上生产效率低,投入时间长,成本高,产生的经济效益不高。

杨氏根雕制作技艺第五代传人、杨朝江的孙子杨博文说:“我是一名00后年轻人,受我爷爷和我父亲的影响,虽然也十分酷爱雕刻艺术,诚心将雕刻艺术继续发扬光大,让杨氏根雕制作技艺在我这辈人失传。”

声明:凡丰都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若版权存在其他问题,请直接与本中心联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