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美妆及零售行业中期投资策略 护肤类产品仍是化妆品消费主流|资讯
板块表现回顾
自2023年初至2023年6月9日,申万商贸零售指数下跌19.8%,美容护理指数下跌14.8%,弱于沪 深300指数下跌1.3%。SW商贸零售在31个申万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24,SW美容护理排名第28。2023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形势表现为常态化管理下的客流修复、消费复苏。消费复苏的市场预期在 2022年底已进行部分反映,2023年以来市场更为关注数据、业绩对前期预期的验证。但2023年整 体消费复苏节奏有所拉长,呈现温和复苏态势,故整体表现偏弱,因此商贸零售与化妆品的市场表 现不佳,而美容护理相较于商贸零售具有更强的可选属性,表现相对更弱。
分板块来看,子板块中互联网电商上涨15.3%,贸易Ⅱ上涨0.5%,一般零售下跌5.9%、专业连锁 下跌13.4%、旅游零售下跌45.6%。具体到个股来看,领涨居前的多为跨境电商相关公司;此外还 有持续提升经销效率的传统零售公司。整体来看,2023年常态化管理之下,线下客流呈现逐步温和复苏的态势,但市场对于线下零售恢复 的预期已在2022年底进行提前反映,故2023年上半年市场表现有所分化,经营好转得到业绩支撑 的公司表现出更好的涨幅。此外,2023年上半年ChatGpt推出,AI在应用层面对跨境电商公司形成 赋能,助力相关标的实现较高涨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化妆品行业上半年修复趋势明显,分产业链来看,上游加工&原料商涨幅居前,整体上涨7.6%,中 游代理商同样表现较好,上涨6.4%,而下游品牌商则表现出现下挫,整体下跌6.7%。总的来看, 今年上半年中上游恢复趋势更为明显,而国货品牌商因经营数据表现不及预期,整体股价下行。从个股角度来看,涨幅居前的主要是中上游原料加工商和代理商,其中科思股份以50.1%的涨幅位 居第一,而水羊股份作为品牌商在Q1表现出较强边际改善趋势,业绩实现双位数增长,以7.5%涨 幅位列前五。而跌幅居前的则多为品牌商,其中贝泰妮以35.2%的跌幅领跌,华熙生物和上海家化 也出现较大幅度下跌。
零售:AI赋能跨境电商,业绩好转标的涨幅明显
23M1-5我国社会消费品总额为18.8万亿元,累计同比增长9.3%。分月份来看,2023年我国社零 累 计 同 比 增 速 呈 现 逐 月 增 强 的 态 势 , 1-2 月 /3 月 /4 月 /5 月 累 计 同 比 增 速 分 别 为 3.5%/5.8%/8.5%/9.3%。我们认为累计同比增速逐月走强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2022年同期我国各地受疫情影响,物流、 消费等多方面有所受阻造成低基数影响,使得2023年社零同比增速表现较好;另一方面是2023年 常态化管理下,居民消费信心、消费意愿逐渐恢复。
分渠道来看,线上渠道零售额同比保持增长态势,累计同比增速自2023年2月的5.3%上升至5月的 11.8%,网上零售额占社零总额比例也自2月的22.7%增长至25.6%,主要系去年同期国内物流运输 受限所致。分业态来看,百货、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表现亮眼,2023年5月零售额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 11.4%、8%、6.8%、6%;超市业态表现较弱,5月零售额累计同比增速为-0.3%。分品类来看,家用电器、建筑及装潢材料表现逐月走弱,5月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0.2%、-6.6%; 需求刚性的必选消费如粮油食品、日用品等实现温和增长,5月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4.7%、6.8%; 而需求更具有弹性的服装、化妆品、珠宝等品类随着消费复苏步伐,零售额累计同比增速逐月走强, 截至5月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14.1%、9.7%、19.5%。
我们认为,2022年同期受疫情影响,必选消费表现稳健,可选消费表现较弱;2023Q1外部不利影 响消除,必选消费维持稳健增长,而基数更低、需求弹性更高的可选消费则表现出了更高的同比增 速。SW商贸零售企业2023年一季度营收受去年低基数影响,同比增长6.9%,已恢复至2019年一季度 营业收入的81.6%。利润端方面,商贸零售企业大多具有成本刚性的特征,同比2022年Q1,2023年Q1利润端增长 36.6%,修复效应明显。此外,对比疫情前水平,2023年Q1归母净利润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 99.3%。
化妆品:龙头表现分化,行业整体弱复苏
23M1-5化妆品零售额实现大幅回升,2/3/4/5月份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3.8%/5.9%/9.3%/9.7%, 同比加速增长,且增幅也逐渐加大,上半年化妆品市场消费复苏态势良好。分 月 份 来 看 , 3 、 4 、 5 月 化 妆 品 零 售 额 分 别 为 393.4 、 276.2 、 330 亿 元 , 分 别 同 比 +9.6%/+24.3%/+11.7%,3月份迎来全年首个大促活动38节大促,同比实现接近双位数增长;因 5月底进入618大促时点,4-5月份是行业传统淡季,但仍实现大幅增长。分品类来看,护肤类产品仍是化妆品消费主流,销售额远高于彩妆类产品,38大促期间销售额接近 120亿元,而彩妆销售额仅30亿元左右。但增速方面,今年4月份彩妆增速首次反超护肤类,4月份 彩妆同比+8.6%,护肤同比持平。彩妆品类受去年低基数影响,以及出行需求增加和口罩影响减弱, 今年彩妆类目实现更快修复趋势。
化妆品板块企业22年营业收入595亿元(+4.3%),23Q1营收117亿元(+0.5%)。分季度来看, 22年前三季度保持正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0.8%/7.9%/19.1%,而Q4因为宏观因素影响,出行消 费及物流运输等承压,营收同比-9.1%。化妆品板块企业22年归母净利润39.2亿元(-12.9%),23Q1归母净利润12.9亿元(+29.9%), 相比收入端化妆品板块23Q1利润端显著改善。分季度来看,22年前三季度利润端均不同程度承压, 分别同比下滑6.4%/35.8%/62.5%,Q4利润显著改善,同比+94.2%,其中科思股份新产能投产叠 加调价政策落地,净利润有大幅增长。
今年618大促已拉开帷幕,5月26日天猫预售正式开始,作为年中至关重要的促销活动,今年化妆 品板块仍然是预售全阶段销售额第一的类目。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化妆品类目却显得增长乏力, 5月26-5月30日期间,天猫618化妆品预售GMV为85.9亿元,同比基本持平,与去年同期15.4%的 高增速相比较为疲软;另外从化妆品均价来看增速也开始放缓,今年天猫618预售化妆品均价为 357元(+1.8%),相较于2021年均价351元(+9.3%),均价涨幅有一定幅度回落。整体来看化 妆品消费处于弱复苏态势。
分品类来看,天猫618预售阶段护肤/美体/精油类目GMV约73.7亿元(-3.6%),GMV排名前十的 品牌中,珀莱雅以5.1亿元(+71%)的优异表现位列第二,仅次于欧莱雅。该品类TOP20中有4个 国产品牌上榜,分别是珀莱雅、薇诺娜、可复美、夸迪,四个品牌,总GMV占该类目的11.3%。天猫618预售阶段彩妆/香水/美妆工具类目GMV约12.2亿元(+30%),彩棠以0.6亿元(+153%) 的GMV位列第六,为国货第一,另外TOP10中还有花西子上榜,以0.4亿元(+41%)的GMV位列 第十。
李佳琦美妆节5月26日14点开播,共上架324个美妆产品,涉及137个品牌,其中国产品牌40个, 占比29.2%。据青眼情报统计,618预售首日李佳琦直播间的GMV接近50亿元,同比增长21.4%, 其中国产品牌GMV约12.7亿元,占直播间GMV的25.6%;外资品牌37.1亿元,占74.4%。分品牌来看,预售首日珀莱雅荣登GMV排行第二,仅次于欧莱雅,共上架11个产品链接;薇诺娜 排名第十,共上架7个产品链接。分产品来看,珀莱雅早C晚A精华套装以9260万元登顶GMV排名 第一,红宝石面霜排名第十,两款产品销量均突破20万件;另外进入前十的国货产品还有可复美胶 原棒,排名第六,销量同样突破20万件。
2023H2零售行业展望及投资策略2022年度离岛免税维持一超多强竞争格局;王府井作为国内唯二具备免税全牌照的免税经营主体, 2023年正式宣布进军离岛免税,王府井首家离岛免税店于2023年年初在海南万宁正式开业。至此 离岛免税经营主体增加为6家,离岛免税市场格局愈发丰富和完善,有望带动免税行业整体迎来新 的增长。据海南省省长2023年1月13日在海南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中表示,2023年海南将重点提振消费需求, 力争离岛免税销售额突破800亿元,中国中免旗下新海港、海棠湾一期二号地、海棠湾二期等项目 有望陆续落地。供给侧的运营面积扩大、品牌品类扩容将成为2023年下半年离岛免税主要驱动逻辑。
乙类乙管后,国际航班数及客流量持续修复。2023年3月,上海机场国际+港澳台旅客吞吐量达 83.62万人,恢复至2019年同期25.5%,我们认为随后续国际客流持续修复,机场免税客流改善有 望带动机场免税市场恢复。自竞争格局来看,韩国市内免税销售额在2020年后开始进入逐步恢复过程;本轮国际客流修复后, 韩国免税分流现象并未出现明显加剧,我们认为中韩免税竞争情况优于市场预期。
出口驱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我国跨境电商规模自2012年的2.1万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5.7万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22.3%,其中出口规模CAGR为20.8%,进口规模CAGR为30.3%。2022年我国跨 境电商中出口规模占据总市场规模的78.3%,构成跨境电商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得益于我国制造业 的相对优势。海运费有所回落。2022年以来,随海运物流链条逐步畅通,集装箱运输量表现疲软,海运费整体呈 现回落态势,截至2023年6月,已基本回落至2020年低位水平,海运费的回落有助于跨境电商的进 一步发展。
AIGC(AI Generated Content)能够根据用户需求智能生成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内容,可广泛 用于跨境电商业务扩展。短期实现降本增效:AIGC目前可以通过智能客服回复、智能选品、生成宣传文案、图片等方式实现 跨境电商行业的降本增效。长期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中长期来看,AIGC所提供的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内容创作功能, 能够帮助公司加快选品、上新速度,进一步放大行业马太效应,行业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
购物渠道的持续丰富创造了零售业态发展的基础,零售业态的发展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即时性的要求, 两者共同构建了线下零售业态发展的脉络。便利店作为零售商家触达消费者的“毛细血管”,能够对消费者的临时需求、突发需求进行更快速 的响应,满足即时零售需求,同时也高度依赖线下自然客流。2023年线下客流持续修复,消费者的 临时需求、突发需求复苏,便利店业态将充分受益。消费意愿整体呈现温和复苏,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常态化管理以来,消费者信心指数有所上扬,但 相较于往期水平仍然表现疲软。为促进居民消费,各地政府都出台相应政策,例如发放消费券、减免停车费等优惠活动。截至2023 年5月,超20个城市都发放了大量购物消费券。预计在全国多地持续加码促消费政策的情况下,居 民消费意愿将延续恢复态势。
零售企业持续修炼内功。供应链决定零售企业的物流调度、品类调整、商品成本,零售企业持续升 级供应链建设以实现降本增效;同时,为应对特殊时期的客流承压情况,零售企业积极进行线上线 下融合的探索,实现线上下单线下提货、线上购买送货到家等服务,进一步增强其与消费者的触达 效率,巩固其经营优势。龙头企业积极探索零售新业态。零售龙头企业仍在积极探索零售新业态,如永辉超市推出的仓储会 员店、家家悦打造的付费会员制仓储超市及零食连锁店、红旗连锁推出的“黄果兰”超市等,新零 售将往更丰富业态、更贴合需求发展。
2023H2化妆品行业展望及投资策略据Euromonitor统计,2021年全球化妆品消费市场,美国为第一大消费国,占比20%左右。中国是 全球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国,占比为17%左右,且始终维持较高增速,相比其他消费国家化妆品市场 已趋于成熟,中国化妆品市场仍具备较强增长动能。我国人均化妆品消费支出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021年我国化妆品消费支出62.4美元,而世界上主要 化妆品消费国家人均支出达250美元以上,美国人均支出最高达309美元,中国人均化妆品消费支 出远低于其他主要消费国,甚至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未来人均化妆品消费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据Euromonitor数据统计,我国化妆品市场中国货品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其中国货护肤市占率 自2012年24.8%提升至2018年峰值34.3%,最后下降至2021年27.7%,主要因为更多国际大牌开 始进入中国市场,并且在高端护肤领域具备显著优势,导致定位大众护肤的国货发展受阻。国货彩 妆市占率自2012年15%提升至2021年28.8%,市占率大幅提升。护肤市场排名TOP10品牌中,2021年有4个国货品牌上榜,与2012年不同的是,丸美、相宜本草、 欧珀莱已经从榜上消失,仅自然堂留存;3个新进品牌包括自然堂、珀莱雅、薇诺娜,其中珀莱雅 和薇诺娜均为新锐本土品牌,在短短几年内成功突围一跃成为国货龙头。
中国化妆品经过了多轮发展阶段:1)最初主要经营线下渠道,通过CS/KA、商超百货等线下门店 销售,品类主要为个护清洁等产品,多为老牌国货;2)2010年之后电商兴起,淘系红利开始市场, 诞生了一大批淘品牌,包括御泥坊、百雀羚、自然堂在内一批国货品牌登上历史舞台,并逐渐占据 一定市场份额;3)2015年之后,化妆品线上渠道销售额持续高增,营销手段多元化,渠道驱动成 为关键词,率先布局新渠道并加大营销力度的品牌获得持续曝光量;4)2021年开始,淘系平台红 利消退,抖快等新兴内容电商平台兴起,同时消费者进化为更加理性,监管政策也逐步完善,“成 分党”兴起,产品力成为品牌立身之本,产品力+营销力成为当前国货化妆品牌缺一不可的核心竞 争点。
国货品牌从早期渠道和营销驱动,逐渐向产品和品牌驱动转型。在与国际大牌竞争中,短期的营销 打造出一个个爆款产品,但生命周期昙花一现,本土品牌逐渐意识到只有强大的产品力和品牌效应 才能突出重围。于是本土品牌逐渐加大研发投入,打造出更多具备高功效的中国成分,产品力增强 的同时深化品牌形象,如珀莱雅、薇诺娜等品牌已具备相当强劲的竞争实力。在成分方面,国货品牌已具备较多先发优势,如透明质酸、重组胶原蛋白、刺青果、马齿苋等各种 中国特色植物提取成分。另外巨量引擎联合多家头部国货品牌打造“了不起的中国成分”系列IP, 让消费者了解到更多本土优秀成分。原料和产品端已成为国货新的竞争焦点。
尽管国际大牌主流发展策略均为丰富且完善的品牌和产品矩阵,不仅能够覆盖更多消费群体,同时 增强抗风险能力;但国货品牌处于相对发展初期,在还未建立起足够的品牌心智时就拓展更多的子 品牌有分散资源、品牌之间内部竞争的风险存在,因此国货品牌更加注重爆款大单品的营销,通过 集中资源投放打爆一款单品,并借此进行相应系列产品的矩阵扩充,更有助于品牌力的塑造。在主 品牌具备一定声量之后开始打造第二第三子品牌,满足更多消费需求,进入品牌发展下一阶段。国货品牌中珀莱雅是大单品策略收效最显著的品牌之一,双抗精华、红宝石精华等产品成为现象级 大单品,帮助珀莱雅迅速发展成为国内唯一比肩欧莱雅、雅诗兰黛等国际大牌的本土品牌。与此同 时珀莱雅由点及面进行产品矩阵扩充,推出相应产品系列(双抗系列+红宝石系列),从精华到面 霜、眼霜、面膜等,另外还推出源力系列、循环系列,持续深化打造主品牌珀莱雅。
今年618预售期间天猫渠道美妆GMV85.9亿元,同比基本持平,抖音美妆GMV30.2亿元,同比 +60.3%,增速远超天猫大盘。淘系平台红利已逐渐进入瓶颈期,边际效益递减,获客成本逐渐提 高,而抖快内容电商平台正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入驻抖音,采取自播+达播的直播矩阵, 结合抖音提出要大力发展的“货架电商”、“全域电商”等概念,抖音平台已成为化妆品行业下一 个品宣与卖货相结合的必争之地。5月天猫美妆GMV环比下滑16.2%,增速前20的品牌平均增速为33.5%;抖音5月美妆类目GMV环 比上升23.8%,增速前20的品牌平均增速为214.9%。抖音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回顾2022年至今,2022年1月份至2023年4月份,化妆品板块估值经历持续上行,最高时PE接近 90倍;但自2023年5月开始,板块估值有较大幅度回落,至2023年6月,板块PE回落至50-55倍左 右,已接近2022年初水平。主要因为一季度经营情况改善不及预期,以及618大促数据较为低迷。选取珀莱雅、贝泰妮、华熙生物作为国货化妆品龙头企业代表,自2022年初以来三家公司估值持续 下行,其中贝泰妮估值下行幅度较大,珀莱雅相对较稳定。至2023年6月龙头估值处于近期内低位, 当前时点投资性价比及长期布局价值较大。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标签: